KQ大侠 发表于 2007-11-6 23:14:25

可怜辛苦上班族,恳请老人早上不要和我们抢公交

前几天,一个名为“可怜上班族”的网友在论坛发起呼吁:上班高峰期,能不能不让老年人上车?
我说说我自己坐公交的感受啊,我的意见也是这样:可怜一下上班族吧!恳请老人早上不要和我们抢公交车!
我住在长沙杨家山那边,工作地点在芙蓉路这边。我们早上是七点半上班,规定是死的,没办法的事情,必须得早起。迟到一次扣30,迟到两次据说就要开始扣年底奖金了。
冬天来了,早上早起越来越痛苦了。每次起早床就像是从沼泽地里爬起来的那种感觉啊~~~快速洗漱完毕,在小区门口买个包子豆浆边吃边走向公交车站。我每天差不多要走十分钟。等车时间不定,运气好 一哈就来了;运气不好要等一刻钟呢~~~ :(
我坐的是168。168途径火车站,而这个火车每天都能让我体会一次什么是冰火两重天!火车站前两站是很痛苦的,因为通常会挤得让人上不了车。与此同时,火车站就像是168的第二终点站一样,会下很多人,几乎可以把整个车的人都“更新”完,从一车人变成另一车人。所以本人每天都是先苦后甜。拼了小命也要挤上车,挨到火车站了我就有座了。然后看着眼前一车的人头,感叹自己终于有了个座可以不挤了。。。
火车站是很赌的。地球人都知道。
好铺垫终于完了,我可以入正题了。
此时,车上的人的构成主要有三类:首先是上班族、其次是刚下火车的、再就是楼上说到的老人家了。168途径烈士公园呀!而烈士公园是很多老人的练功场所啊!
我的精神炼狱从此开始。
下火车的人行李通常很多。行李不仅占的地方也比人多,上下车也比人要慢得多。这个不是咱今天的话题,姑且不多说了。
老人家,对,老人家。在火车站没下的人中就有一些老人家,他们当然不会下,他们是去烈士公园的;从火车站开始,也会陆续上一批老人家。当然,有的老人家年纪很大了,白发苍苍,但通常都很精神,有的人还背着道具。
如果说行李上下车比人慢的话,那有些老人家上下车的速度就比行李还慢了。有一次,一位老爷爷背着一把宝剑上车。老人家上年纪,行动很慢。他先左脚先上,无奈身上的宝剑横在车门口了,没办法,只好先退下去,又换了右脚先上车,可以身上的宝剑还是横在门口上不来,大家看着真是着急啊。老人家又退下去,伸手把宝剑拉了拉,调整了一下宝剑的角度,这下终于上来了,大家都跟着松了口气。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自认为自己还是个好孩子,所以见到老人我还是让座的。我的标准是,要脸上又皱纹,要有白头发,看起来很不方便的老人我就让座。有些老人可能年纪也许60多了,但看起来跟四五十差不多,我就管不了了。有的老人很有礼貌,你给他让座,他首先会推辞一下,然后坐下了会很和蔼地跟你说一声谢谢,有的老人还会跟我说,妹子,一起挤挤把,当然通常都是奶奶。最怕碰到这样的老人,你让座,他坐下了,然后一点反应都没有,脸上也找不到半点感激的神情。我站的也很累啊!总觉得上班了不像在学校那样身体好了。房价一天天涨,工资还是老样,每天早出晚归,穿个高跟鞋在车上站个半个多小时还是很难受的呀,何况上车前下车后还要咯噔咯噔走好一段路。。艾,理解呀。。。
公共资源总是有限的。前段时间为了缓解交通问题,搞了什么私家车限行,我就搞不懂了,私家车不是车吗?私家车不是人的车吗?为什么公车可以跑就要限私家车呢?车可以分,人能不能分呢?
在公交上为老年人让座的讨论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话题永恒,是非观似乎也从未有过变化:年轻人为老年人让座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不会成为永远的话题的。?
是否给老年人让座,这一表面现象的背后,也隐藏着很显然但却不易为人关注的某些因素。这些因素在迄今为止的讨论中,还从未被加工过。所以,我把它称为“另类思考”。
    
     老年人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这只是一个相对的和泛泛的道理。所以,我们才得出“必须为他们让座”这样一个泛泛的结论。其实,在乘坐公交这个具体事务上,老年人和上班族相比有着诸多强势特征:
     一、在支配时间的自由度上,已退出职业生活的老年人,明显是强势群体。一边是深恐因迟到而扣奖金、受责罚的上班族,一边是可以随意支配自己日程安排的老年人。孰强孰弱一看便知。
     二、在乘坐公交的费用问题上,已达到一定年龄界限的老年人,明显是强势群体。我国很多城市,老年人的年公交票仅为10元,而且是由社会保障体制支付,也就是说老年人在乘坐公交时,是分文不付的。而对上班族来说,用于公交的费用或多或少总在其收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更何况乘坐公交的上班族通常是职业中的相对弱者(低收入者)。一边是无限乘坐分文不付的老年人,一边是不得已一日两次还要自掏腰包的上班族。孰强孰若,一看便知。

snailtech1 发表于 2008-11-17 12:26:47

当当深有同感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可怜辛苦上班族,恳请老人早上不要和我们抢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