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宝宝 发表于 2007-12-21 08:45:17

人才网站的下一步——抢占高端市场

——访北京人才交流协会秘书长张宇泉先生
京、户、穗三地的人才交流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以“全国人才流动的风向标”称之实不为过。而三者中,北京尤以其“中国政治文化中心”身份在中国的人才市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网络招聘研究报告》正式发布之前,我们特地采访了北京人才交流协会秘书长张宇泉先生,在与笔者的交谈中,他就中国网络招聘的未来之路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也为网络人才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诸多指导性的建议。

见证国内人才市场十年历程
记:张秘书长,作为人才交流领域的资深专家,您经历了国内的人才交流由相对封闭到开放繁荣的全过程,您能给我们简单谈一谈,中国人才交流的现状与十多年相比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张:应该说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我是1995年从市人事局调到人才交流中心的,这十多年来人才市场的发展比较快,给我印象最深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人才交流机构的数量和整体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就拿北京来说,十多年前人才市场就是指国家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机构,民营性质的中介机构屈指可数,而现在北京经审批的人才中介机构就有二百多家。另外,各个人才交流机构,特别是政府所属的,他们在资金实力,管理运作,业务开发等方面跨越都非常大。从全国范围来看,以前中国的人才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辐射区,现在这种局面已经开始慢慢被打破,很多省市的人才市场也都出现了繁荣景象。
第二,人才交流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主要表现一个是网站的发展,一个就是各地人才交流中心涉及高新技术的部门和业务种类也越来越多,如人才测评,人才派遣,猎头,这在十多年以前,我们是绝对看不到的。
第三个,从业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现在人才交流从业者一般是大专以上学历,甚至出现了许多硕士、博士进入了这个行业。北京市人事局、北京人才交流协会采取积极的措施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如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由协会培训,市人事局发证;举办国际人力资源高层论坛;组织国外境外的考察培训活动;培训各人才中介的负责人等。使从业人员以国际国内的先进理念和运作模式,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步伐,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激发管理思维创新。
第四,是人才服务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并且走向国际化。单以人才网站为例,短短十年的时间,从零的突破到如今的1600多家,数量的增加无疑使竞争日益激烈。另外,国外人才中介机构的进入已经成为现实,而且许多已经在国内站稳了脚根,开始图谋更大的发展。现在人才市场竞争的复杂化和国际化,这是十多年前我们根本感受不到的。
网站生死很正常
记:您刚才也提到,人才网站数量的急速膨胀会加剧市场竞争,那么您是否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会不会对行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张:网上招聘应该是一种发展的趋势,因为它便捷快速,也不会人山人海地挤,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的人才服务前景不可限量。在这种情况下,人才网站数量急剧增加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至于会不会出现什么不好的结果,就看你站在什么样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了。据我的观察,现在国内这1600多家人才网站其实可以归为三类:一类是只做服务,提供信息,联络各方,不以盈利为目的,网站本身不参与其它人才网站的竞争,这类网站很大一部分都是各级人才交流协会的会员服务网站。
第二类是完全融入市场竞争的人才网站,他们面临的压力是最大的,运作不力、资金短缺都可能被淘汰,被吃掉,或者烟消云散。出现这种现在应该比正常,每一个行业都要经历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而且互联网生来就有这么一个特性,突然速生,也容易猝死。建网站易,建好网站难,能构实现快速持久盈利并建立品牌优势,更是难上加难。从行业的角度来讲,优胜劣汰其实更有利于整体实力的提升。
第三类是随时准备参与市场竞争,但由于资金、人才未到位,一直未能做大的网站,这类网站只要资金到位,人才到位,也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目前一些有政府背景和许多民营的小网站也处于这样的位置。
记:从您的谈话中我听出了“大浪淘沙始见真金”的意味,那么您是否认为,有政府背景的人才网站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呢?
张:有政府背景的人才网站在竞争中可能会有一些先天的优势。它所具备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信息资源丰富,较高的社会信誉和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但网站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优胜劣汰,赢家通吃,并不看你的背景如何。
当然,如果从盈利的角度讲,政府背景的人才网站也许并不及民营人才网站。而且作为客户来说,他们不会看你网站的大小,也不会看你的规模,也不看你提民营还是国营,而是看你为他们提供的服务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民营还是政府投资的人才网站,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技术创新都是确保网站迅速发展的关键。
下一步,争夺高端市场
记:今年初,网络招聘业界出现了一件轰动性事件,那就是Monster注资中华英才网。现在离中国完全对外资开放人才市场的期限已经越来越近了,因此有人担心,国外的资本完全控制住中国的人才市场,您认为这种局面有没有可能出现?
张:市场应该是开放式的,而不是封闭式的。国外有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技术,这个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的,尤其是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国外的机构进驻中国现在已经成为现实。而且可以肯定以后国外注资可能会越来越多。中国市场将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这是国内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至于会不会出现独霸市场的局面,我个人感觉不大可能。因为国内也有一些大的网站,这些网站也不可能被全部吃掉,可能性不大。再者,就市场竞争规律而言,国外的竞争倒有可能引起国内人才网站的联合。举个例子,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现在几乎所有规模较大的招聘会都是多家机构联合举办的,而最早这种招聘会却是独家举办。什么道理呢,因为竞争太激烈了,只能联合几家大的机构一起来办,才能确保市场。如果有一家想独霸天下的时候,许多其它的机构就会联合起来与之对抗。我想,这个道理也同样适合于人才网站之间的竞争。
记:作为人才交流领域的资深人士和人才网站(北京人才网)的建设者,您认为中国的人才网站要应对外资的挑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答:目前我们与国外的竞争不在一个水平上,国内人才网站主要做的中低端,国外资本瞄准的是中国高端市场,例如猎头,人家做一笔业务少则百万,多则一个亿。这对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人网站来说,是难以想像的。所以说,我们与国外一些人才机构的所从事的业务不在一个层次,谈不上真正的竞争。许多人说,现在与外国没啥竞争。原因是因为,你是在小巷子里摆地摊大排档,人家是在商业中心开百货公司高档宾馆。不是一个层次的,所以要竞争也碰不到。
随着市场的逐渐开放,国外的注资必然会越来越多,大家现在已经感觉到了危机,但是要解决问题,你必须瞄准高端的人市场,这一步你不想迈也得迈,因为只有高端市场才会有确保高利润,等到人家把高端市场都占据完了,你再想打进去付出的代价就会更大了,而且也有可能没有你插足之地了。如果不能在高端市场分得一杯羹,久而久之你就会感到生存的压力,做不好你以后就可能要饿死的。市场竞争很惨酷,入世后尤其如此,做不了你只能让路。
网络招聘与现场招聘会还将共存
记:早在几年前,就有人断定传统的招聘会最终将被网络招聘代替,可是如今我们看到现场招聘会依然火爆,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张:我想,大的趋势应该是网络招聘取代现场招聘会。但我也不能断定现场招聘会什么时候消亡,这应该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我认为网络招聘现在还做得很不完善,人才网站在功能上和服务上还不是很方便,与人们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现场人才招聘会依然火爆这个现实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正因为不完善,所以人们觉得现场的更可靠一些,于是很多人更愿意参加现场的招聘会,能见面,当然心理上觉得踏实点。
到网络招聘已经相当完善了,足以取代现场招聘会的服务功能时,现场招聘会自然而然就可以消失了。举个例子来说,BP机,当时受欢迎的时候不是满大街的人都揣着一个吗?现在还有吗?还有声讯服务,现在基本上也已经消失了,当时北京168声讯台多受欢迎大家是知道的。所以许多时候,我们还是以平常的态度来对待事情比较好,既然网络招聘服务功能还不足以取代现场招聘会,那他们这样共存也没什么不妥,市场很大,就看大家怎么开发。

花宝宝 发表于 2011-2-26 11:53:25

yujob 发表于 2012-6-2 17:49:58

顶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才网站的下一步——抢占高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