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立即体验天翼云服务器(质量靠谱V3.6版本中需要设置的地方汇总点此领幸运券买阿里云优惠多
楼主: meng

关于如何运营人才网站?希望嘉缘的新老用户可以一起来讨论、交流经验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97

回帖

506

积分

嘉缘团队

积分
506
发表于 2011-8-23 11: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站运营贵在坚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回帖

0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0
发表于 2011-8-23 12: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373

回帖

1754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积分
1754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14: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1

回帖

0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0
发表于 2011-8-23 17: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600,191]http://bbs.finereason.com/C[img]http://bbs.finereason.com/static/i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1

回帖

0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0
发表于 2011-8-25 15: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才网发展趋势
  第一趋势:人才网与中国经济变化相契合   经济危机对人才网是危机也是契机,是优胜劣汰的过程。一方面,网络求职招聘的投融资将减少,泡沫将破灭;另一方面,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适逢其时。中国经济升级重要标志是服务业升级,这是中国政府大力扶持的方向,也是未来就业的重要方向,网络招聘宜因势利导。   第二趋势:人才网随互联网布局而动   随着互联网在东北、中部、西南地区的普及和该地区网民应用的逐渐深入,网络求职招聘将在未来五年在这些地区进行重点推广。三线城市及城镇将成为未来求职网站的推进区域,更多地区型网站将会出现。   第三趋势:Web2.0将助推人才网2.0化   投融资的第三阶段已于09Q1隐约显现,艾瑞咨询分析认为第三阶段求职招聘网站融资并购热点将集中于搜索类、社区类和视频类求职招聘网站,人才网 web2.0化将首先从富于前瞻性的投资领域开始。   随着求职者和雇主对搜索引擎认识的提升和使用的熟练、求职招聘信息数量的进一步增多、职位搜索(无论是站内的还是垂直的)必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搜索类求职招聘网站的发展时代在08年依然没有到来,时代的到来取决于招聘网站数量和信息分布的分散化程度。   第四趋势:人才网深度参与到人才市场中,强化对职业者的研究   人才网不应该只是信息传递的旁观者,更应该是人力资源市场的积极参与者。在雇主与求职者之间,在国家与人才市场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因为人才网站更多的了解求职者和雇主之间、雇主和雇主之间、求职者和求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人才网还可以充当职业教育者的角色。人才网应倡导并服务于未就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对其进行职业教育,让其早日对自我的培养和完善更加全面。   第五趋势:用户为王   互联网“用户为王”的规律在网络求职招聘领域依然适用。生产、研发、推广、运营等相关策略都应该考虑用户,以用户的需求和体验作为出发点。潜在求职者是求职网站忽视的用户群,在求职网站挖掘自身对于他们的价值时,商业模式将从中诞生。垂直类求职招聘网站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理念加速了其网站流量的稳健成长。典型代表是应届生求职网。   第六趋势:提升用户满意度   在访问者对网站的满意度打分中,各网站得分均介于4-5之间(比较满意和满意级别之间),求职网满意度不甚理想。新雇主选择求职网更多看重知名度,而老雇主放弃与求职网站的服务更多是因为服务让人难以满意。而老雇主的收入占据求职网站的绝大多数,提升服务、优化雇主体验才是提升营收的关键。   第七趋势:人才网业务多元化   人才网业务多元化是现实和趋势,多元化是求职招聘网站差异化的重要方法,且应以用户(雇主、求职者或潜在求职者)为中心设计业务、开发产品和提供服务。   第八趋势:提升营销能力,减少营销投入   网络广告投放在月度覆盖人数提升方面有一定作用,微小的用户增量即有可能使求职网站的流量发生名次的变化,但单月名次并无太大的意义,且不具有持续性。经济危机对求职网站营收的冲击较大,且暴露出求职网站的运营问题,主要体现在营销、 扩展和研发三个方面。   第九趋势:视频等新技术的应用   以往人才网站的一个软肋是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但新兴发展的宽带视频技术则恰好弥补了这一点。在一些网站,我们可以看到招聘方可以在线和求职人员通过视频摄像头做一些初步的交流,做一些面试问答。这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场景。
[img=600,191]http://bbs.finereason.com/C[img]http://bbs.finereason.com/static/i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1

回帖

0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0
发表于 2011-8-26 09: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贴啊,这么好的资讯
[img=600,191]http://bbs.finereason.com/C[img]http://bbs.finereason.com/static/i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373

回帖

1754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积分
1754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373

回帖

1754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积分
1754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08: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1

回帖

0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0
发表于 2011-9-13 10: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CEO李彦宏近日发布“百度新首页”的消息,引起了业界的热议。著名独立IT评论人洪波(keso)在微博上将百度新首页的特点总结为“三个有利于”:缩短用户访问路径;让实时热点更热;让百度账户的使用率提高,从而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洪波在“知乎”上对上述三个观点进行了更为详尽的描述:

  首先,搜索“淘宝”、“优酷”,然后访问目标网站,这样的搜索平均每天各有超过50万次;搜索“快播”、“QQ”、“pptv”、“中国移动网上营业厅”、“4399”、“三国杀”、“DNF”、“58同城”、“赶集网”、“人人网”这些关键词的,平均也都在20万次以上。百度新首页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缩短了用户的访问路径,打开首页点击既可访问。

  其次,实时热点本来是一个隐藏比较深的功能,现在提到首页,让用户可以了解当前互联网最热的东西是什么。当然,这是否会导致热点更热的马太效应,以及马太效应的后果,值得观察。

  最后,最重要的是,百度账户一直用处不大,使用场景有限。首页改版后,让用户更有意愿登录账户。用户有了身份之后,可以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无论是产品上的、商业上的,还是开放平台上的,有了账户支持,必定可以给各方带来更多价值。

  据悉,百度新首页在传统的搜索框下增加了导航通知、实时热点、应用、新鲜事四大模块。表面上看比以前复杂了,其背后却是 “简单可依赖”价值观的体现,让用户“零距离”获取信息;也让开发者“零距离”地找到用户。正如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所言,百度从传统搜索到框计算下的数据开放平台、应用开放平台,再到百度新首页,整体思路是一致的,希望能够省掉用户更多的时间。相比传统搜索表单式的结果排列,百度数据开放平台实现“即搜即得”,应用开放平台实现 “即搜即用”,百度新首页则试图让用户“不搜即用”,这也即洪波所说的“缩短用户访问路径”。

  百度新首页的“实时热点”是另一大战略思维。它把“百度搜索风云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百度新首页,人们将了解到此时此刻,其他人在关注着什么,整个社会更关注什么,更新频次更快、影响范围更广。由此,“时代精神,百度知道”的新媒体属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未来,百度新首页将以其反映最广泛民意的“实时热点”,成为人们见证社会事件发生、发酵、爆发的第一窗口,可以说整个社会的晴雨表。

  “一号直达”想象空间也更大。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上坦言,“一号直达到不少公司也做过,但没有太多成功的例子,今天百度做不一样,成功可能性非常大,第一,百度首页是世界上访问量最大的页面之一,用这样一个大访问量页面去推广一号直达,对产业的影响不一样。第二个原因,一号直达不仅使得百度获益,也能使得很多合作伙伴获益,你在百度首页上有更多展示的机会,就可以找到你自己的目标客户群。”
[img=600,191]http://bbs.finereason.com/C[img]http://bbs.finereason.com/static/i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0

回帖

0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0
发表于 2011-9-17 09: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很长,还是看看。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嘉缘软件官网 ( 沪ICP备12042403号-2 )

GMT+8, 2025-4-7 13:06 , Processed in 0.08235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